声振论坛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bluezaggio

[综合讨论] 想上一套在线监测系统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8-19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几位专家说到专家智能诊断准确率不高,最后还是要靠人工进行分析,不知有没有只采集信号,不提供分析的系统,这样的系统是否价位会相对低一些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20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提供分析是什么意思。
你要的是能准确全面的记录机组的振动数据,能方便的查询,能提供全面的图谱用于分析,界面友好,售后服务及时的监测系统,既然是在线,最好有远程诊断的功能,更方便。
其实做诊断要的就是故障前后的各种图谱,光要数据有dcs,临时测量诊断有离线仪器。
 楼主| 发表于 2009-8-20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也咨询过一些用户,对各类在线系统的智能诊断功能评价并不高。所以我想,既然这样,还不如只采购一套不带智能诊断功能的系统(因为增加这项功能后肯定会收取相应费用),但可以提供比较详细的各类图谱,然后完全靠人工进行分析诊断。
发表于 2009-8-20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带不带的价钱是定了的,呵呵,要只选没有智能诊断功能的可能把很多好系统也给排除了,就看自己关心的功能和价钱呗,别把智能诊断当回事就行了,呵呵。
发表于 2009-8-20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楼主 bluezaggio 的帖子

楼主你发个邮件给我,我把详细资料发给你参考下.
这样的系统在国外应用很普遍了,传感器+采集+软件分析,
目前我们有代理这种专用的加速度计,和我们的海外客户详细应用方案.
我的邮件:kesensors@hotmail.com
发表于 2009-8-28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苏东华测试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有专业的在线监测系统

江苏东华测试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专业的在线监测系统,您可以去 http://www.dhtest.com 看下,公司拥有国内仪器行业最高的市场占有率,您可以联系0523-84826135
 楼主| 发表于 2009-8-31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机组轴瓦上设计时好像并未预留安装振动传感器的位置,不知如果增加振动和相位传感器的话,是否方便安装?
发表于 2009-8-31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2楼 bluezaggio 的帖子

可以采用磁座安装
发表于 2009-8-31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电涡流振动和键相传感器也可以用支架固定在轴承座上,对着裸露部分的轴,轴表面做好相应处理就行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8-31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都需要安装哪些类型的传感器?都如小船所说的,可以直接采用磁座型式的吗?

[ 本帖最后由 bluezaggio 于 2009-8-31 16:49 编辑 ]
发表于 2009-9-1 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观点是,尽可能的在信号处理及信号分析上下功夫。能完整有效的显示信号,而分析主靠人。
http://www.minyantech.com
可以上我们的网站看看。
发表于 2009-9-1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专家系统

根据20多年的工作经历谈一点对于智能专家系统的看法:
       首先国内是从90年代初期开始掀起专家诊断系统的,其实对于这个研究并不是没有实际意义;二是方向和方法存在严重的问题。对机器进行故障诊断就如同大夫给人诊病差不多,理论和经验都是非常重要的东西,应了一句话“大夫越老越值钱”!
      智能专家系统的指导思想,我认为还是非常值得尊重的,但为什么直到今天也没有一套非常拿得出手的成果或实际案例?!个人看法:关键是搞研究的人方向和方法存在问题。个人认为:专家诊断系统应该是针对某个独立个体的,而不应该是想着以一些经验概括所有设备,研究人员应该下到工厂实际中去,针对某个个体机组,研究该机组的大量历史和经验数据及其设备结构等因素,开发整理该机组的故障诊断知识库,在此基础上建立专家参考系统可能会收到较好的效果;而目前整个业界的急功近利是无法适应现场实际需要的,研究生、博士生一批又一批更新换代,拿了学位、目的达到,谁还去关心现场的实际需求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试问一句:有几个研究人员能够长期地进驻企业,踏踏实实地去针对实际问题去深入研究上3~5年?还有现场诊断分析的原则:简单、高效、解决问题;可是如果仅仅以频谱分析等最实用、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硕士、博士学位拿得到吗?!悲哀!最大的悲哀!更高的理论不是不需要,而是研究了、学位有了、成果有了、课题完成了,导师完成任务、学子拿到学位,至于如何与实际结合、如何转化为实用技术、特别是如何形成工程意义上的实用技术,就没有人去做、去完善了!

       个人看法:目前的所谓智能专家系统可以讲:实际应用意义不大!特别提醒广大一线的工程师们,还是需要加强自身学习,提高理论和实际经验的积累,万不可将故障分析诊断寄希望于“专家系统”!这也是众多专业公司没有将专家诊断系统纳入系统分析软件的根本原因。
      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转子动平衡不好,一般产生与转子同频的振动,但现场检测到以转子同频的振动为主的情况,一定就是转子平衡问题吗?当然不能如此给出结论,那可能的故障原因又有哪些?!这需要我们工程师头脑非常清楚,可能的工频故障:转子平衡、联轴器对中、基础刚性下降、系统共振、滑动轴承间隙过大、滚动轴承安装偏翘(内环偏翘或外环偏翘),轴弯曲等,其共性都有1X频率为主,但其个性又是什么?如何通过个性化的分析,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逐一排除,最终锁定故障因素、性质和部位,这些则是工程师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还不能很好地解决,那还是需要仔细地学习一下。供大家参考!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9-1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故障诊断岗位认真工作两年以上的同志一定明白,故障诊断绝不等于信号分析。
那些闭门造车的所谓的智能专家系统,最终的结果只能成为白痴系统。
发表于 2015-4-8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一些智能诊断系统已经相当成熟,不可同日而语。
发表于 2015-11-8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tjxz888 发表于 2009-9-1 10:02
根据20多年的工作经历谈一点对于智能专家系统的看法:
       首先国内是从90年代初期开始掀起专家诊断系 ...

说的太好了,受教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联系我们|声振论坛

GMT+8, 2024-11-17 19:29 , Processed in 0.058110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