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4-26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dhd 于 2016-7-18 09:31 编辑
王璠出生年月: 1958.8性别: 女职称:教授 硕导职务:理工学院副院长兼力学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板壳非线性力学、复合材料结构力学、弹性元件的非线性分析、压力容器的弹塑性分析、非均匀结构的优化设计等领域的研究及工程力学的应用研究。 学历:研究生学位: 博士
主要论文:
1.开孔复合材料扁球壳的非线性动态响应.哈尔滨工大学报,2000,22(1)
2.剪切刚度对复合材料层合扁球壳非线性振动屈曲的影响.强度与环境,2001,1
3.“Optimal design of nonlinear vibration buckling of plates with varying thickness”,
Computation Methods in Engineering and Science.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ess(1997)
4.厚度变化对中厚板非线性振动的影响.暨南大学学报,1999,19(3)
5.变厚度环板的非线性多目标优化设计.暨南大学学报,1996,17(5)
6.复合材料层合扁体的非线性强迫振动.力学学报,1997,29(2)
7.Nonlinear dynamic buckling of symmetrically laminated cylindrically orthotropic shallow spherical
shells.Archive of Applies Mechanics,1998,68,375-384(SCI,EI检索)
8.浅谈我国生物力学的研究近况。暨南大学学报,2001,22(1)
9.复合材料层合扁球壳的非线性振动屈曲。第九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1996。
10.阻尼对层合复合材料中心开孔扁球壳非线性振动的影向。应用力学研究与实践,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7
11.应用力学研究与实践,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7
12.具有初始缺陷的变厚度圆板的后屈曲解,兰州大学学报,1994,30(2)
13.具有初始缺陷的变厚度板在复合载荷作用下的稳定性及优化,福州大学学报,1994,22(4)
14.弹性环形板在强度和刚度约束下的优化设计,应用数学和力学,钱伟长八十诞辰祝寿文集。
15.各项参数对环形板振动屈曲点的影响,暨南大学学报,1995,16(3)
16.Multiobjective optimal Design of Annular Plate with Varying Thickness under Multi-loading,Proceedings of the 5th EPMESC Conference MACAO,1-4August 1995.
17.弹性环形板振动屈曲及优化设计,工程力学,1994,增刊。
18.变厚度环板的非线性多目标优化设计,暨南大学学报,1996,17(5)
19.综合约束条件下的弹性环板的优化设计,江西工业大学学报,1991,13(2)。
20.Buckling optimization of elastic thinplates with initial imperfection under multi-loading,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practice and promotion of computation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Dalian,6-9 August,1992.
21.复合材料层合开顶扁球壳的非线性动态屈曲.固体力学学报,2002,22 (3
所授课程:曾担任研究生“弹性力学”,“塑性力学”,“有限元分析”,“复合材料结构力学”的课程。本科生“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的课程、专科生“C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应用基础”的课程。社会职务:
中国力学学会第七届理事、广东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复合材料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压力容器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力学与实践》杂志编委。
简介:
1982年7月在甘肃工业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1990年在兰州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1993年6月在兰州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1994年1月来暨南大学理工学院工作至今。现任暨南大学理工学院副院长兼力学与土木工程系系主任。为中国力学学会第七届理事、广东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复合材料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压力容器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力学与实践》杂志编委。曾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人才培养对象,暨南大学教书育人优秀教师(1999),暨南大学2006“十佳授课教师”。
从1982年7月起在高校任教以来,承担了研究生、本科生的“弹性力学”,“塑性力学”,“有限元分析”,“复合材料结构力学”,“板壳力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的教学工作。
主要从事板壳非线性力学、复合材料结构力学、弹性元件的非线性分析、压力容器的弹塑性分析、非均匀结构的优化设计等领域的研究及工程力学的应用研究。已发表论文近五十余篇。“复合材料管的仿生物骨哈佛氏系统优化设计”的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复合材料层合壳体的非线性热屈曲及粘弹性研究”为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复合材料结构的动态屈曲性态的研究”为教育部骨干教师资助项目、“复合材料结构非线性优化设计”为广东省教育厅“千百十工程”优秀人才培养基金项目。作为核心成员承担了“焦炭塔变形机理分析及剩余寿命的预测”、“双层网格扁壳的非线性理论及稳定性分析”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传感器弹性元件的理论研究与应用”等省部级科学基金、广州市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以及“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主航站强度和稳定性分析”、“URRS轨道优化设计”、“大直径扩孔钻头优化设计”等多项横向课题的研究工作。参加的“复合材料基本力学问题的理论研究”获广东科学技术一等奖,“复合材料结构的分析与计”获国务院侨办科技进步一等奖,广东省自然科学三等奖,广东省高教厅技进步一等,“弹性连续体结构的优化设计”获甘肃省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联系地址:广州,暨南大学理工学院,邮政编码:510632 电话:020-85220795(办);E-mail:twfan@jnu.edu.cn
荣誉与奖励:
1.复合材料结构的分析与计算,国务院侨办科技进步一等奖(1998)(第三)
2.弹性连续体结构的优化设计,甘肃省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6)(第二)
3.复合材料结构的分析与计算,广东省自然科学三等奖(1999) (第二)
4. 复合材料结构的分析与计算,广东省高教厅技进步一等(2000) (第三)
5.暨南大学教书育人优秀教师(1999)
6.广东省“千百十工程”人才培养对象(校级)
7.参加的“复合材料基本力学问题的理论研究”获广东科学技术一等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