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振论坛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63|回复: 16

[案例分析] 电机拍振的案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18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加入

x
传个拍振的案例,另有几个问题不是很明白,改天向各位高手请教

拍振.doc

63 KB, 下载次数: 200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9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电机拍振

是不是扫膛了?你把电机的负载端拆下,自由状态下转一转,是否有异常;再把电机的所有传动机构都拆下,用手试试,是否异常.
你把数据发给我,帮你分析一下.dhjie_561@bit.edu.cn
 楼主| 发表于 2008-4-20 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二楼,电机甲、电机乙各测点振动频谱基本正常,电机甲运转电机乙停转时无异常振动,同时运转时只是电机甲尾部楼板振动频谱明显异常,上次的频谱就是在电机甲尾部楼板上测得的。应该不是扫膛吧。
 楼主| 发表于 2008-4-20 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电机甲转频为32.23hz,电机乙转频为32.88hz,二者之差0.65hz,我不明白的是为何在时域图上会存在34.13hz。

1.doc

99 KB, 下载次数: 106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4-20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个电机最终将动力输入在一起吗?
发表于 2008-4-20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你的34.13hz是你通过时域人工换算而得,那么我个人觉得就并不奇怪了,因为一般情况下仪器的灵敏度本身有限,加之换算过程中的人为误差,小范围的差别并不奇怪,而且你的速度谱上两个工频的单峰也很明显,并没有显示出你所说的34.13hz,所以个人认为尚属正常情况。
发表于 2008-4-22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拍振太典型了
同意楼上的观点
时域图就是误差很大
频宽再设窄一点看看
发表于 2008-4-22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遇到电机拍振的问题 但是到现在还是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源,去了厂家,给的说法是电机太小没有办法测气隙(因为我还以过气隙的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08-4-22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楼 的帖子

两个电机最终没有将动力输入在一起
 楼主| 发表于 2008-4-22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楼 的帖子

测量之前考虑到了分辨率的问题,时域图上的分辨率足以区分两个电机的转频,具体是多少记不清了,改天查查再发过来。
正因为速度谱上没有显示34.13hz所以我才不明白它是从何而来
发表于 2008-4-23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是拍振,很好的案例值得研究
发表于 2008-4-23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频域中的显示应该更准确一些,不会有34.13Hz的峰值。

[ 本帖最后由 bluezaggio 于 2008-4-23 14:02 编辑 ]
发表于 2008-4-23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dhd 于 2016-4-20 14:35 编辑
原帖由 wxb3713 于 2008-4-20 00:27 发表
电机甲转频为32.23hz,电机乙转频为32.88hz,二者之差0.65hz,我不明白的是为何在时域图上会存在34.13hz。

如果单纯地计算时域中相邻两个峰值之间的间隔,可能会由于光标分辨率的原因而导致与实际转速有所差异。你的时域波形中的高频峰值还是比较有规律的,楼主可以测10~20个峰值之间的总宽度,然后再平均一下可能会更加接近实际值。
 楼主| 发表于 2008-4-25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时域图上误差较大,今天仔细看了看,也许是误差造成的34.13hz
发表于 2012-8-29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 wxb3713 的帖子

哈哈哈,这个不是拍振吧,这个是电机尾端,风扇端外罩对振动有放大作用,所以才表现为嗡嗡的声音,但是未必会引起拍振。而且频谱图里认为是拍振的可能性也很牵强。首先的明白拍振的定义,首先你这里在一个甲或乙产生主要震源上不是产生两个频率相近的振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联系我们|声振论坛

GMT+8, 2025-1-14 03:53 , Processed in 0.101925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