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振论坛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71|回复: 0

[其他相关] 力学是什么?为力学正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14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加入

x
  有人会问:你搞了大半辈子的力学教学和科研,为什么还要提这样“小儿科”的问题呢?

  我的答复是:我一直在力学的某个园地里耕耘,但对力学的全貌和内涵了解得并不那么全面、深刻,这就需要学习和思考;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有许多人,对于这个所谓“小儿科问题”知之甚少,甚至不懂;若是平头百姓,倒也罢了,若是权倾一方的“科学掌门人”也是如此,问题就大了。所以,对这个问题非深究不可,非搞个水落石出不可。真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名正方能言顺,此文的目的就是为力学正名,但单靠自己从头说起也不容易,好在已有许多权威人士和大家著述论及,我把它们采撷出来,稍加点评,以供共享,通过抛砖引玉,激发大家发表见解的热情。

1.png
  评述:
  这份发展报告由我国几十位力学英才集体撰写,历时一年半,经过充分调研,倾听了诸多资深力学家的意见,写得言简意赅,相当出色。这里给出的力学的定义抓住了力学的基本内涵和特点,最值得注意的是开宗明义的说法:“力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基础科学”,既强调了它的基础性,又强调了它的应用性。缺点是,叙述还不够充分(要看下文才进一步明确);还有个微疵:“牛顿力学和经典力学”并列不妥,因为后者涵盖前者。

2.png
  评述:
  这段叙述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力学卷)的开场白,由五位资深力学家撰写,有权威性。这是笔者迄今见到的关于力学内涵和特点的最深刻、最完整的描述。其中指出,力学是研究物质机械运动规律的科学,而且以宏观对象为主;特别对机械运动的形式作了全面概括,将变形也包括在内。也提到了机械运动与其它运动形式的相互作用和交叉性力学的形成和发展,但是,关于交叉的观点有点绝对,例如,流体力学中,机械运动与热运动密不可分,考虑二者的一般的相互作用不能列入交叉之类(超高温的情况另当别论);再如,按现今的观点,多场(包括温度场、电磁场等)的弹塑性力学,也不纳入交叉性学科。

3.png
  评述:
  这些叙述承接前一段,从力学的发展史角度,全面正确地描述了力学与物理学、数学的关系,指出了力学从物理学独立出来的过程和现实;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强调了“力学同物理学、数学等学科一样,是一门基础科学,它所阐明的规律带有普遍的性质。”同时,又阐述了力学作为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的二重性,点明了两者的关系,也指出了工程力学与工程学、工程力学与基础力学的区别,并如实反映了力学界由于侧重面的不同而存在的岐见(事实上五位作者的侧重面就有不同)。令人鼓舞的是,他们指出,力学界应该为这种二重性而感到自豪。其实,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也具有这种二重性。

4.png
  评述:
  力学人应为这一事实而自豪。

5.png
  评述:
  这一经典说法充分揭示了力学的基础科学的特征。

6.png
  评述:
  这段叙述从力学史的角度对力学的起源、分类、发展过程及其与数学的关系作了精辟的概括,尤其是第二点中指出,力学的理论力学与应用力学的分工古已有之,也就是说,力学既有基础性,又有应用性,这是一个无法抹煞的历史事实和现实存在。

7.png
  评述:
  钱伟长先生一贯旗帜鲜明地坚持力学既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技术学科,而且身体力行地进行了成功的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

8.png
  评述:
  如前所述,谈镐生先生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为力学学科争回基础学科地位的大功臣,上面摘引的是他在论战中提出的主要论点,旗帜鲜明,立论恢弘。他的文章全方位地论证了力学学科的基础性,以及基础性与应用性并存现象在基础性自然科学学科中的普遍性。他还认为,数理化天地生力这七个学科中,当中的五个都可归为物理科学,而数学是所有学科的基础,力学是所有物理科学的基础,形成Π结构,我很欣赏这一观点。

9.png
  评述:
  这是可见到的所有辞书中叙述得最差劲的关于力学的词条,会产生种种误导,偏偏《辞海》的社会影响又很大!首先,未点明力学已独立于物理学这一现状;整个叙述显得不科学;对力学的分类不合理;可笑的是把固体力学、物理力学列为应用力学分支(再无其它例子),忽略了他们的基础性。这个词条像是本科生编出来的。查阅了《辞海》的所有编写人,找不到一位我认识的力学家(数学家有好多位,包括我的一位同学),这大概是该词条质量低劣的原因。

  来源:戴世强科学网博客
  原题:力学学科在中国To be, or not to be (1)力学是什么?
  作者:戴世强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联系我们|声振论坛

GMT+8, 2025-1-28 00:10 , Processed in 0.087192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