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加入
x
ANSYS中同时对一批节点施加耦合集CP和径向位移约束时容易犯错的地方
一、情况说明
3D 竖直水泥土加劲抗拔桩,带分散板的钢绞线埋于水泥土桩体内,钢绞线分自由段和锚固段,在ANSYS中用两种方法模拟接触。在自由段处,钢绞线与水泥土接触,只是摩擦系数MU=0,完全光滑,在 ANSYS中用TARGET170和CONTACT173接触单元模拟;在锚固段处,用COMBIN39法向和切向弹簧模拟。该桩型中仅有一块分散板,位于桩底,在建模时,仅建立了3D钢绞线、水泥桩体和桩周土体,没有建立分散板,假设分散板绝对刚性,其上水泥土体的竖向位移与相邻处的钢绞线底部节点位移相同,相当于这些节点用刚性杆连接起来。在ANSYS中需要使用CP命令,建立耦合集(等同于约束方程)。另一方面,由于参与上述耦合集的钢绞线底部节点同时为锚固段-水泥土接触单元(COMBIN39)中的节点,模型中该处接触面为圆柱面,需将法向弹簧上的节点默认坐标CSYS0转换为极坐标(使用命令NROTAT)。这样,对用一批节点(钢绞线底部节点),模型中同时施加了耦合集CP和径向位移约束(法向接触弹簧),若是耦合集CP和径向位移约束各自的坐标方向不同,计算结果相差很大,甚至错误。
以上述模型为例,在耦合集CP中,分散板上水泥土体节点坐标系为CSYS0,即为整体笛卡尔坐标系,Z向竖直向上为正;在耦合集CP中的另一部分节点((钢绞线底部节点),因为连接弹簧使用了节点坐标旋转命令,将节点坐标转换为CSYS12(为极坐标系,Z向竖直向下为正),同一耦合集中,有的节点Z向竖直向上为正,有的节点Z向竖直向下为正,造成节点约束位移混乱,其计算结果错误。
正确的设置方法是:需保证耦合集中各节点的坐标系方向相同,分散板上水泥土体节点坐标系为CSYS0(为极坐标系,Z向竖直向上为正),钢绞线底部节点坐标系为CSYS13(为极坐标系,Z向竖直向上为正)。
错误的命令流:
ESEL,S,TYPE,,3,4 !选择杆轴-桩体锚固段
NSLE,S
CSYS,12
NROTAT,ALL !将COMBIN39节点坐标改为CSYS12
CMSEL,S,PILE
ASLV,S
CSYS,12
ASEL,R,LOC,X,0,d_plate/2
ASEL,R,LOC,Z,bondlength !选择分散板上的桩体
CM,PLATEPILE,AREA
NSLA,S,1
CM,PLATELOWNODE,NODE
CMSEL,S,SHAFT
ASLV,S
nsla,s,1
NSEL,R,LOC,Z,bondlength
NSEL,R,LOC,X,d_shaft/2
CM,PILELOWNODE,NODE
CMSEL,A,PLATELOWNODE
CP,1,UZ,ALL !由于没有建立分散板要耦合节点
正确的命令流:
ESEL,S,TYPE,,3,4 !选择杆轴-桩体锚固段
NSLE,S
CSYS,13 !(唯一区别)
NROTAT,ALL !将COMBIN39节点坐标改为CSYS13
CMSEL,S,PILE
ASLV,S
CSYS,12
ASEL,R,LOC,X,0,d_plate/2
ASEL,R,LOC,Z,bondlength !选择分散板上的桩体
CM,PLATEPILE,AREA
NSLA,S,1
CM,PLATELOWNODE,NODE
CMSEL,S,SHAFT
ASLV,S
nsla,s,1
NSEL,R,LOC,Z,bondlength
NSEL,R,LOC,X,d_shaft/2
CM,PILELOWNODE,NODE
CMSEL,A,PLATELOWNODE
CP,1,UZ,ALL !由于没有建立分散板要耦合节点
备注:
1、CP命令
Defines (or modifies) a set of coupled degrees of freedom.Coupling can be used to model various joint and hinge effects. A more general form of coupling can be done with constraint equations (CE)
2、NROTAT命令
Rotates nodal coordinate systems into the active system.
节点坐标系:定义每个节点的自由度方向和节点结果数据的方向。
节点坐标系则用于定义节点自由度的方向。每个节点都有自己的节点坐标系。在实际应用中,有时需要给节点施加不同于坐标系主方向上的载荷或约束,这就需将节点坐标系旋转到所需要的方向,然后在节点坐标系上施加载荷或约束。
二、错误模型和正确模型的计算结果对比
1、错误模型
1)桩周土体的竖向位移及竖向应力(T=1.00)
2)桩底分散板处局部水泥土的竖向位移和应力(T=1.00)
上图结果明显有问题,因为钢绞线底部的上拔位移很大(约为132mm),而桩底之上的水泥土体由于位移协调,其竖向位移应该与钢绞线底部位移相同,但上图显示仅为-0.107mm,说明此处节点耦合集有问题。
3)钢绞线轴力沿杆长的分布图(T=1.00)
2、正确模型
1)桩周土体的竖向位移及竖向应力(T=1.00)
2)桩底分散板处局部水泥土的竖向位移和应力(T=1.00)
3)钢绞线轴力沿杆长的分布图(T=1.00)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9f5beef70102wpg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