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hai_yun 发表于 2009-8-21 10:45

50年前的第一次共振试验--一位老专家的回忆

本帖最后由 wdhd 于 2016-8-11 10:27 编辑

  (老专家自述)50年前,1959年,我在SY飞机厂工作,当时厂里从来没有做过共振试验。当时上面派来一位苏联专家,搞振动试验的,厂里配了一名翻译,(她是叶挺将军大公子叶正大的夫人,任弼时的姪女任岳。)在专家的指导下我们设计了大小不等的机械式激振器,用直流电动机通过软轴驱动,飞机用橡皮绳悬挂,专家带来测振仪的图纸,原理是测振顶杆带动一个凹面镜转动,镜子前面置一个直线灯丝的小灯炮,感受到振动后,在前面放置的幕上出现振动的灯丝影像,试验员直接用卷尺测量光点的振幅。厂里紧急加工,3个月设备全部做出来,这期间专家给我们讲课。之后,用厂里生产的歼6机(米格19)进行了第一次共振试验。设备虽土,但是将飞机的全部十几二十个模态都都做出来,与苏联的试验结果一致。米格19采用的全动平尾,这是全飞机颤振的关键,通过这次试验,将最关键的平尾旋转频率调整到合格的范围内,保证了飞机的飞行安全。(老专家自述完)
  从现在的我们年轻人的眼光看,50年前的方法,一个字,“土”,但就是用了这种土办法完成了不可缺的,极重要的试验,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老专家的补充)就是这次苏联专家指导下的第一次共振试验,学到了有关非线性振动的知识。全动平尾是一个液压伺服系统,它安装的好坏影响间隙和干摩擦力,这是典型的非线性问题,这两个因素还是对立和矛盾的,是全飞机中颤振安全最关键的问题。苏联专家根据试验实际情况,讲述了用试验方法测出和识别间隙和干摩擦的技术和方法,便于将它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没有讲到任何微分方程,但却解决问题。有了这点基础,以后我国在歼7歼8。。。等以后的试验中,仍用此方法解决了大问题,可以说受益终身。(老专家的补充完)。
  苏联(俄罗斯)人就是非常重视实际的。
  [ 本帖最后由 hcharlie 于 2009-9-6 06:41 编辑 ]

VibrationMaster 发表于 2009-8-21 19:48

没有办法就想办法上,有办法就挑好的上

szdlliuzm 发表于 2009-8-21 23:57

不管是土办法还是现在的新办法,其思路和原理还是相同的。

ChaChing 发表于 2009-8-22 10:00

时代不同, 可用的工具不同, 不能以现况判断方法好坏!
个人认为可解决问题的方法, 就是好方法

shaqiang2006 发表于 2009-8-23 00:23

这个方法一点都不土

cammer534 发表于 2009-8-24 15:42

实验是检验方法的标准

Galaxy163 发表于 2009-8-24 18:22

方法比工具重要

chnzhn 发表于 2009-9-5 15:36

只要能完成任务,作出实验就是好办法

lion4628 发表于 2009-10-19 13:00

路过,拜一下

mjhzhjg 发表于 2009-10-19 19:50

这或许就是平时说的,有时经验比理论重要。现在方法这么多,工具这么先进,却常常有些设计没人去算,或者没有仔细算,结果出问题了

sososwim 发表于 2009-10-29 12:10

:@) :@) 有的时候不能盲目崇拜书本,尽信书不如无书

空谷蝶兰 发表于 2012-1-29 16:14

今天才有幸看到这么精华的帖子,时隔太久, 也许专家不再关注此贴,可是我对老专家和前苏联的专家们敬佩致极, 我一定要发表感想:虽然现在国富民强,但是他们的做法和精神仍然需要后人们虚心继承!我非常渴望认识这位专家,吸取专家的经验, 将振动事业发扬光大, 我的邮箱: hexf106@126.com

Riquelme 发表于 2012-1-31 15:29

这应该就是中国振动试验的起步了吧,敬佩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50年前的第一次共振试验--一位老专家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