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导致全摩擦呢
状态诊断时经常遇到摩擦的故障,对于摩擦的类型和频谱上体现的特征大家并不陌生,最近看到一本资料上介绍“局部摩擦通常先于全摩擦”,这句话应该怎么理解?如果先发生局部摩擦,运转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将摩擦的地方摩掉,反而没有摩擦了,怎样导致全摩擦呢?听听各位高手的指点,最好是结合日常诊断中碰到的实际问题来解释!多谢!![ 本帖最后由 MVH 于 2006-10-25 09:06 编辑 ] 摩擦的起因一般为间隙过小,润滑油质量下降等,当局部发生摩擦后,摩擦掉的碎屑和粗糙的表面都会恶化接触面,使得摩擦加剧,最终有可能发展为整周摩擦 支持二层
还是疑问
恳请TJXZ888指教!不胜感激!探讨
我个人理解:除设备部件正常的摩擦造成的磨损之外,摩擦为转子与静止部件(如密封)由于间隙调整问题或者转子自身的弯曲/平衡/热胀以及气体激励,造成转子失稳而产生比较大的振动,致使转子与静止部件发生碰摩,这种碰摩有可能出现你理解的情况.当碰摩比较轻微的时候,转子与部件的接触不是完全连续的,而是瞬间的(可以反复出现),当静止部件(如密封)材料相对较软时,一般造成静止部件的磨损,当这种碰摩不足以改变转子运行状态的时候,动静件又脱离接触,如果接触程度严重,到了足以改变转子运行状态的地步,将可能发生你所说的“全摩擦”——动静部件充分接触,使得转子支撑系统刚性变化太大,导致转子失稳,振动急剧加大,无法控制,产生你所说的全摩擦,造成危险。以动压滑动轴承为例:正常摩擦情况下,由于油膜的作用,摩擦阻尼相对很小,作用于转子的合力约束达到平衡,转子正常平稳运行;当出现油膜涡动时,作用于转子的合力约束发生变化,导致转子在正常旋转下,附加了一个涡动转速,情况严重的时候,转子轴心将严重偏离初始平衡位置,严重时可造成油膜破坏,轴颈与轴承将出现刚性接触,此时转子被弹离起来,会出现侧摆,后续的油膜再次形成,当转子再次下落(或者由于侧摆碰撞其他部位),再次造成油膜损坏,反复出现,也就造成了局部的碰摩;当转子碰摩继续恶化,由于刚性接触,相当于额外给转子增加了支撑,造成转子支撑系统的刚性反复变化,转子处于失稳状态,当具备一定条件(比如:过2倍临界)转子出现油膜振荡情况,转子振动急剧增大、无法控制,油膜再也无法形成,造成类似的全摩擦(或者讲干摩擦),进动由正转为反。一般将摩擦这样分类可能更好理解:液体(油膜)摩擦;半干摩擦和干摩擦。
转子碰摩比较复杂,涉及的理论机理非常复杂,很难三言两语讲清楚,也不知道我讲清楚没有,供你参考! 终于找到组织了!
请问下对于这中旋转机械的故障,入门的最好材料是什么,希望过来人推荐下,本人将感激不尽.
页:
[1]